警惕夏天的“冷面杀手”
炎热的夏日,来一份凉爽的食物会让我们从头到脚感受到舒爽带来的惬意,然而,我们不可忽视一种也喜欢凉爽的细菌,它就是李斯特菌!
一、李斯特菌的特性与高危性
1. 耐低温繁殖
李斯特菌在0-45℃环境中均可存活,2-8℃冰箱冷藏室更是它繁育的温床,每24小时数量翻倍,-20℃冷冻环境它存活也可长达1年。想要彻底杀灭它,需要70℃以上高温持续作用5-20分钟。
2. 环境强耐受性
耐盐(10%盐浓度仍存活)、耐干燥,易附着于食物加工设备及冰箱缝隙长期潜伏。
3. 高致死风险
一旦感染李斯特菌,致死率高达20%-33%,孕妇感染可致流产(胎儿死亡率20%-30%)或新生儿脑膜炎;老人及免疫低下者易发生败血症、脑膜炎等,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健康。
二、夏季冰箱与李斯特菌的关联
1. 冰箱≠保险箱
低温仅抑制多数细菌,李斯特菌反而在2-8℃冷藏环境加速增殖。夏季冰箱食物储存增多、开关频繁,更易交叉污染,助长细菌繁殖。
2. 高风险食物清单
❌ 剩菜剩饭:冷藏超24小时细菌数量激增,汤汁类风险更高
❌ 即食冷食:预切水果、沙拉、冰淇淋(易被生肉汁污染)
❌ 未杀菌乳制品:生牛奶、软奶酪(如布里奶酪)
❌ 加工肉制品:火腿、卤味(即食时未加热杀菌)
三、感染后的症状:分层级识别
普通人群(轻症自限):
发热(>38℃)、头痛、腹泻(水样便)、肌痛(类似流感),持续1-3天可自愈。
高危人群(重症预警):
孕妇:腹痛、胎动异常→可能引发流产或死胎
老人/免疫力低下者:颈项强直、抽搐、意识模糊→提示脑膜炎或败血症
新生儿:拒奶、嗜睡、囟门凸出、呼吸急促→化脓性脑膜炎征兆
人体感染李斯特菌后一般不会马上发病,潜伏期3-70天(平均21天),易被误诊为感冒。
四、感染后处理:分秒必争!
1. 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
告知医生近期饮食史(如剩菜、生冷食物)
需做血培养+脑脊液检测(确诊金标准)。
2. 针对性治疗
首选青霉素/氨苄西林静脉注射(头孢类无效!)
脑膜炎疗程≥3周,普通感染≥2周。
3. 重症支持疗法
脑水肿者降颅压,败血症者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。
五、关键预防措施(“热-分-清”三字诀)
热:食物中心加热至70℃以上(剩菜煮沸5分钟)
分:冰箱分层存放(生肉放下层防滴漏),生熟砧板需分开
清:冰箱每周消毒(含氯消毒液擦洗封条+隔层)、蔬果流水冲洗30秒,肉类分装密封
特别提醒:孕妇、老人、免疫力低下者——禁食生冷沙拉、软奶酪、刺身,剩菜冷藏勿超24小时。
冰箱非“安全箱”,而是细菌的慢动作战场。
夏季严守热透食物、生熟分离、定期清消三原则,高危人群更要主动避险,才能将“冷面杀手”隔绝于餐桌之外。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